“天府可乐”重出江湖

“天府可乐”重出江湖

{ZHUAXIA0086d4f62a1d46544eb0ff05333b654aUnion}
天府可乐又要被收回了,关注了一下,收藏两篇文章。

“天府可乐”重出江湖

 ◆每经记者 张娟娟

  昨日本报报道了和君创业牵头中小果汁企业上书商务部,要求听证汇源并购一事,现在,这家近期在饮料业异常活跃的机构又有新动作。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天府可乐”,一个15年前被百事收入囊中后迅速灭掉的民族品牌或将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和君创业总裁李肃不久前专程赴重庆邀请“天府可乐”的创始人李培全出山,并计划于近期与百事商谈归还“天府可乐”无形资产等事宜。一饮料业人士表示,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之际,“天府” 的惨痛教训或许将成为该项交易的又一阴影。

  “天府可乐”350万贱卖给百事

  说起“天府可乐”,相信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并不感到陌生,这个30年前诞生的、中国最早的可乐品牌,曾以高达75%的市场份额风靡全国。1994年1月,美国百事可乐收购“天府可乐”成立合资公司,但与众多被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一样,“天府可乐”没过几年便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如今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事隔15年,当年主持“天府”与“百事”合资谈判的李培全,如今已是71岁高龄。“十几年前的事了,别提了。”本报记者的访问再次勾起了他的伤痛。据他回忆,最早提出收购“天府可乐”的是可口可乐,但其前提条件是要“天府可乐”倒旗。当时“天府可乐”在全国拥有108家装瓶小厂,合资前8年的累计税利达到6000万元,对于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可乐品牌而言,天府可乐是其快速扩张的最大绊脚石。“可口可乐开出的这一条件让我无法接受,最终没有谈拢。”最后,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李培全忍痛把 “天府可乐”的控股权以区区3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贱卖给了百事可乐。

  按照合资协议,百事承诺合资公司只发展“天府可乐”,但仅1年多后,百事就开始变相的双品牌运作。第二年,百事又拿到政府批文,同意其在保证“ 天府”品牌所占比例不低于50%的前提下生产销售百事品牌。之后没两年,“天府可乐”品牌便被雪藏,并逐渐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和君创业意欲何为?

  和君创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是“天府可乐”的战略顾问,当年百事收购“天府可乐”的时候,该公司就曾呼吁保护民族品牌,但最终也没引起有关方面的警惕。

  “除了‘天府可乐’,当年被可口可乐和百事收购的还有北京北冰洋食品厂、天津山海关汽水厂等数家饮料品牌,当时被称为‘水淹七军’,如今,6个品牌已全部归还,唯一没有还的就是‘天府可乐’。”和君创业一高层表示,他们计划近期同“天府可乐”一起与百事商谈归还 “天府可乐”品牌、配方等无形资产事宜。他表示,“百事完全不必害怕,因为现在的‘天府可乐’已经根本构不成威胁。”

  从达娃纠纷到汇源并购,和君创业这个局外人却在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共同点就是“对民族品牌的力挺,对外资收购的抵制”。以该公司作为娃哈哈顾问机构的身份,或许不难理解其与达能的“恩怨”,在汇源并购这桩可能给达能带来巨额收益的交易中,和君创业的立场值得玩味。但无论其是不是有炒作之嫌,这家咨询机构在这场战斗中或将受益颇丰。

民族饮料的龙头“天府可乐”是如何被消灭的?
作者:杨子云 http://www.chinaci.org.cn
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翻出本“陈年老帐”和大家说说,且当饭后茶余的“闲话”。

现在30岁以下的人可能不怎么知道“天府可乐”这种中国著名饮料品牌。想当年,天府可乐是何等风光,拥有109家成员单位,是全国饮料行业最大的生产联合体,是中国民族饮料的旗手。曾几何时,在美国“两乐”的围追堵截下终于寿终正寝,可叹!可悲!

1995年是中国饮料工业极不平静的一年,美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将中国七大名牌饮料企业变为他们的灌装基地,被新闻界称为"水淹七军”。

我当时作为轻工总会《消费时报》的记者深入第一线,真实记录下了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合资后之后的真实状况——品牌资产严重贬值;当年的显赫早已成为过眼烟云;中国著名品牌天府可乐商标只以350万元人民币转让;剩下7000万债务,300多名待业职工无法安置以及所反映出的中国民族饮料工业的历史阵痛。我提出"国货兴衰,匹夫有责"观点,并指出,中国在引进外资时要保住自己的名牌。我的真实报道大大激怒了重庆百事可乐公司总经理,告状到轻工总会会长于珍,兴师问罪,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当年曾经率先举起中国民族饮料大旗,号召抵制“洋水”的重庆天府可乐,于1994年1月18日被美国百事可乐正式收编时,很多人的心被深深撞击了。至此,中国8大著名饮料厂有7家合资并被外商控股,中国饮料工业向何处去?

国产名牌“天府可乐”命运如何?百事国际集团总裁詹姆斯在与天府可乐合资时的承诺:“中国为我们提供了庞大的机会,而我们则致力协助中国发展本地软饮料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将会贡献我们的商业知识及专业技术,协助中国软饮料迅速发展,”能否兑现:带着这些问题我专程到重庆采访。

一、百事天府公司管理给人深刻印象

据天府可乐老职工介绍,享誉一时的天府可乐主要不是被“洋水”冲垮的,而是被自己打倒的:管理混乱、人浮于事、资不抵债。而我亲眼所见合资后的百事天府公司的确有些新气象:广告形象宣传方面,一出重庆机场,左边,高耸的塔台上“天府可乐”四个大字映人眼帘;右边。一个巨型百事可乐罐模型非常醒目;机场高速路上隔不远就有一块广告牌,遗憾的是只有百事的,没有天府的。中国品牌天府可乐的包装设计也有了很大改进。技术装备方面,购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每分钟800罐的罐装生产线。生产管理方面,原1000人的工作量现在由400多入承担;车间,厂区、食堂管理都井井有条。客观地讲,百事可乐与天府可乐合资后现代化管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存在的问题更为触目惊心。

二、天府可乐集团近况令人心忧

据天府可乐集团办公室的同志介绍,中方以土地、厂房、设备入股,在新的合资企业里占40%股份,中国民族饮料工业骄傲的著名品牌天府可乐商标只以区区350万元人民币价格并入合资企业。当时中方合资的初衷是,百事可乐的合资条件比可口可乐优惠,能保住天府可乐这个中国品牌,以不死之心,图东山再起。然而,中方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一切值钱的东西都作价人股了,奇怪的是,7000万债务却没合进百事天府公司,据说再晚几天就不允许合资了。因为中国有关部门规定合资企业必须承担中方的债务,由此可以看出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合资是多么的无奈。

办公室的同志还告诉我,天府可乐集团工商注册名称虽然还保留着,作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近况渗透了:

——旧债未还,股本贬值。7000万的债务要靠合资企业的中方用股份分红来偿还,而雪上加霜的是百事天府公司不但没赢利,还连续两年亏损1000多万,旧债未还,股本却在贬值,除了沉重的债务,还有300多在家待业的职工无法安置。

——银行催债,职工断薪。天府可乐集团的土地已作价入股合资公司了,产权已不属于自己了,但银行看到天府集团已无力偿还巨额债务,就把土地证扣做抵押了。这样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合资公司原应付给天府集团商标转让费350万元,待业职工安置费600多万元,共计1000万元左右,已付了400万元,剩下的600万元,因已属于合资公司的土地产权证没有交给合资公司,出就没给了。300多待业职工的安置费出就没着落了,这个月就断新。

——进退两难,苦果难吞。处于万般无奈,天府集团看到合资公司股本连续两年贬值,考虑中方40%的股份反正也是小头,索性再向百事公司转让20%股份,以解燃眉之急。这个方案重庆政府同意。因为保持安定是头等大事,其它也就顾不上了,但报到中央有关部门被否定了,因为这样就改变了合资的初衷。于是又设计了把中方股本租赁给百事可乐经营的方案:不管亏赢。百事公司每年付给天府集团属于中方股本的利息,再加上4个百分点。这个方案也没定板,但不管如何,天府可乐集团已到了几乎走投无路的境地。

三、员工服装和车体广告都是百事的,没有天府的

中美合资的重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虽然美方控股,生产的百事和天府两大系列品牌饮料应该是平等的,但所见所闻却令我失望.甚至无法容忍。

一走进百事天府公司厂区大门,迎面看到的国旗令我大吃一惊:右边的美国国旗比中间的百事标志旗高出20公分,百事旗又比中国国旗高出20公分。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三杆同样15米高的旗子没安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安置在一堵弧形砖墙上,就产生了如此视觉效果。当即我们向陪同的主管提出严肃抗议:国旗代表国家形象,即使在合资企业,也不能出现有损中国国格的事,另外,悬挂百享可乐的旗帜,就必须悬挂天府可乐的旗帜。

天府可乐是响挡挡的中国著名品牌,其无形资产在合资企业中理应得到保值、增值。但我见到的员工,服装都是清一色的百事可乐标志服装。车体广告传播面积广最能代表企业和品牌形象。而全部运输车体广告都是百事可乐的,有一辆是天府可乐的。仓库堆满百事的包装瓶,而没有天府的,据说,有限的流动资金都买了百事的包装物,天府牌也就无法生产供应市场了。见此情景,我对陪同参观的天府可乐集团总经理、现在自美国百事中国品牌顾问李培全先生说。日久天长天府可乐的形象会不会在人们心中慢慢淡漠、消失,你对此有何感受?他苦笑着.无言以对。

四、把振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洋人”身上,基础是否太脆弱?

如今的天府集团挤在一栋小楼里,除了橱柜里锁着的几盘录像带还记录着住日的辉煌外,没有一点值钱东西,看—让人心里发酸。美国百事帮助改造中国老企业,扶植发展中国品牌的承诺有几分可程度,我不敢轻下断言。在行之前,舆论界早有人断言天府品牌的命运是被挤出市场,最后消失。这说法有没有根据,我依然难下定论。但,所见所闻来看,至少给人这印象:百事公司的承诺是很让中国百姓失望的。完全把振兴中国饮料工业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基础是否太脆弱?

1995年我曾发出感慨——且不知还在孤军奋战的健力宝和海南椰汁,民族饮料的大旗还能撑几天?今天,“天府可乐”早已在中国市场中永远消失了,“健力宝”也已摇摇欲坠了,但愿,中国人创建自己品牌,保住自己品牌的心永远不死。

FishFly

2条评论

Sure 发布于上午 7:39 - 2009 年 3 月 1 日

多少民族品牌就这样慢慢消失了……可悲啊!